1,释放流动性,刺激消费
如果你非常关注存款利率,你会发现去年银行有两次非常强烈的降息潮,一次发生在4月,一次发生在9月,两次的目的都是为了市场资金流动性,刺激消费,让经济加速回暖。
2,存钱的人越来越多,借钱的人越来越少
刚开始降息是大银行,小银行不然冒然跟进,因为小银行本身就不具备成本优势,全靠高利息吸储,为了吸储,给老头、老太送礼品,但为什么这次中小银行也跟进了呢?因为存钱的人实在太多了,过去银行为了吸储,费尽心思,现在好了,大家恨不得把所有钱都存到银行里面,银行里面的钱变多了,借钱的人又少了,严重影响了银行的收益。
有数据显示,2023奶奶3月末,住户人民币存款余额为130.3万亿,比年初增加了9.9万亿,存款额创造了历史新高,这本来是好事,但由于贷款的人减少了,那存款越多,银行就负债越多。这个道理大家都明白,银行的利润,来自于储户和贷款户之间的利差。
行业内有一个标准,那就是1.8%,这是银行的一个荣枯值,而目前已经有8家银行的净息差低于1.8%,当下来看,存款已经不是银行的资产了,已经成为银行的负债,这段时间,你是不是频繁接到银行放贷的电话?原因就在于此。
3,长期来看,存款利率只会越来越低,这种趋势无法扭转
这个逻辑很容易理解,金融机构必须承担巨大的社会职能,而银行就一定要服务于经济的运转,现在我们经济复苏进度偏慢了,只有一个办法,那就是针对实体经济降准降息,尽可能释放更多资金流动性。
贷款利息不断下调,银行为了自身利润,那只能下调存款利率了,但问题在于,银行不断下调存款利率,就越来越多人想来银行存钱,这种现金为王的心态,在短期内很难扭转,因为大家经历过3年疫情,更加认为拿着现金在手,才是最安全的。
4,利率是资产的价格,长期来看,等待我们的只有两个结果
第一,跟日本一样,我们也进入到了零利率时代,开始进入到一个低欲望的社会,这是非常危险的局面;
发布于2024-04-07 16:56




